


一、项目设计
(一)项目背景
STEAM教育追求对幼儿在生活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展开项目式的学习。在开展生命科学“可爱的家”主题活动中,幼儿发现幼儿园饲养角的仓鼠总是不停地吃东西,喜欢待在角落一动不动,变得越来越胖。幼儿认为仓鼠需要毁练身体,这样才会更健康,而现有的饲养笼比较小,且没有任何供仓鼠运动的设施。基于上述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幼儿展开了本项目的学习,即给仓鼠做一个宽敲、有健身设施的新家。
(二)学习目标
本项目围绕“建造宽敞、有健身设施的仓鼠饲养空间”这一工程任务,提升幼儿的工程思维、工程实施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幼儿在与同伴讨论、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将认知不断拓宽、归纳、梳理,通过团队合作、创新改进,实现作品在空间布局、功能性上的多元呈现。项目的具体学科目标如下:
科学(S):
(1)认识仓鼠,了解仓鼠的生活习性。
(2)认识房屋的基本构造。
技术(T):
(1)能利用各类工具对制作材料进行加工、组装,建构房屋的空间和格局。
(2)运用多种方法调试与优化仓鼠的新家,提高其适用性和美观性。
工程(E):
(1)规划空间格局,形成设计图。
(2)按照设计图进行实物搭建,协调空间内物体的大小关系。
(3)理解将仓鼠置入房间是测试和优化空间布局的关键。
(4)形成“明确问题一设计方案一选择解决方案一选择合适材料一制作模型一测试模型一改进设计”的工程思维。
艺术(A):
能运用多种材料装扮仓鼠的新家,呈现有新意的创作和对美的表达。
数学(M):
(1)在设计、搭建房屋的过程中,感知数量、长短、宽窄、高矮、大小、空间的关系。
(2)能利用工具进行测量。
二、项目准备
(一)教学资源
仓鼠外形、生活习性、喂养须知等相关认知类的图片、绘本、视频等,学习评价表(见表3-11),调查记录表(见表3-12),项目设计表(见表3-13)等。
(二)教学材料
纸箱、矿泉水瓶子、纸巾筒芯、积木、轮子、旺仔牛奶罐、木板、装饰纸、透明胶、热熔胶枪等。
在收集制作材料的过程中,幼儿认为用硬的低结构材料搭建仓鼠的新家才能牢固,因此收集的材料偏重造型感和空间感。幼儿、家长、教师三方共同参与收集材料,幼儿把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入库,形成材料库,方便对材料进行使用和收纳(见图3-37)。
三、项目流程
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提出问题、准备阶段、阐述制作、展示评价四个环节(见图3-38)。
四、实施过程
(一)提出问题
在开展生命科学“可爱的家”主题活动中,幼儿在饲养仓鼠时发现仓鼠越来越胖。教师提问幼儿如何给仓鼠减肥,激发幼儿思考减肥的多种方法,进而明确仓鼠减肥所需的空间和健身设施,以真实问题激发幼儿制作仓鼠新家的意愿和内驱力。
1.项目导入
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观察仓鼠在笼子里的困境,引发幼儿对如何制作仓鼠新家的讨论。通过讨论和教师引导达成共识:必须先了解仓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再设计、制作仓鼠新家。
2.明确任务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宽敞的、仓鼠喜欢的新家。
3.项目评价标准
①仓鼠的新家要宽敞。
②仓鼠家里有健身设施、睡觉的地方、浴沙盆、食盆等。
③外形美观,绘制设计图,并根据设计图制作。
(二)准备阶段
本环节是为项目学习的开展做好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
(1)知识准备
①熟悉仓鼠的生活习性。通过亲子调查帮助幼儿熟悉仓鼠的生活习性及特征。亲子调查分为两组:养过仓鼠的和没养过仓鼠的。养过仓鼠的幼儿将自己的饲养经验和饲养时的注意事项进行汇总;没有养过仓鼠的幼儿通过书籍、上网查找等方式收集仓鼠相关的各种资料,并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为调查表的形式。将调查表用板块化的方式呈现,教师协助幼儿将碎片化的认知和经验梳理成思维导图(见图3-39),在此过程中逐步建构幼儿对仓鼠的特征与生活习性的认知体系。
②了解房屋的基本结构,收集相关资料。幼儿以分享会的形式交流收集到的房屋资料。结合对仓鼠习性的认知,幼儿对仓鼠新家的制作有了更精准的把握。建造仓鼠新家时,除健身设施外还应配备睡觉的地方、喝水瓶、浴沙盆、食盆等。
2.技能准备
幼儿需要掌握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如使用胶带纸粘贴时,可以两人面对面合作,一人稳住胶带纸一端,另一人拉胶带纸,合作粘贴;使用热熔胶枪时,戴上手套,结束后将热熔胶枪放回固定位置,正确摆放。
(三)阐述制作
本环节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及合作沟通的能力。本环节按照设计仓鼠新家、制作仓鼠新家、测试仓鼠新家、分析改进的设计制作过程(见图3-40)实施。
1.设计仓鼠新家
幼儿了解仓鼠新家应有的基本配置和用途之后,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仓鼠新家的设计方案,并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幼儿的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为主,在项目过程中幼儿把自己丰富多样的想法通过图形呈现到学习本上,把脑海中的具象转化为抽象的符号。在绘制设计图时,幼儿往往无法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需帮助幼儿明确问题:要为仓鼠设计一个怎样的家?这个家里面有什么?分别在什么位置?分别需要用什么材料制作?此外,幼儿还学习使用数字、符号、箭头等,不断调整设计图,使其逐步优化,具有可操作性。
幼儿在绘制设计图时,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解决幼儿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图,这么多的设计,选哪个设计方案好呢?幼儿通过自我介绍、投票选举,最终在全班选出大家最感兴趣的四个方案,成立了四个项目组(见表3-10)。
2.制作仓鼠新家
制作仓鼠新家是发展幼儿工程思维、挑战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项目的主体部分。幼儿在制作仓鼠新家的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巡视,对遇到问题的小组及时进行指导。教师需及时组织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点拨。幼儿通过不断调试、请教他人、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问题,完成仓鼠新家的制作。
①制作等腰三角形屋顶。幼儿利用纸板或者其他坚硬材质做好墙体之后,提出要做等腰三角形的屋顶。对称与测量对于大班幼儿是个新知识,教师适时开展了“量一量”和“对称”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解决难题。在STEAM教育项目活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引导、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
②解决空间大小问题。从设计图到成品的过程中,幼儿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空间感知。例如,幼儿按照设计图1:1比例制作的窗帘与仓鼠的笼子相比太小了。设计图与实物比例不正配。教师通过集体活动“比比我有多高“量一量我有多长”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在与同件、教师的讨论中寻找优化的方法,不断完善。
③制作手扶式电梯(见图3-41)。星星组建造了三层楼的房子,幼儿提议给整座房子的外面装上电梯。幼儿选择了一个小箩筐作为电梯主体部分,将麻绳作为电手扶式电梯,梯上下的牵引线。开始时,幼儿只用了一根绳子,将仓鼠放入其中测试时,倾斜的电梯导致仓鼠从一旁翻滚出来。通过讨论,幼儿提出箩筐左右两边各系一条一样长的绳子,确保电梯处于水平位置。幼儿将做好的电梯拉起来仔细查验时,发现电梯呈现前后方向的倾斜。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对称的知识改进电梯的稳定性。
3.测试仓鼠新家
幼儿制作的仓鼠新家各式各样,有瓶子房子(见图3-42入城堡房子(见图3-43)、隧道房子(见图3-44)和爱心房子(见图3-45)。仓鼠的新家制作完成后,幼儿将仓鼠放进做好的房子里进行测试。此环节的目标是测试房子是否达到预期的“宽敞、美观、有运动设施”的要求,帮助幼儿养成“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评价”的完整思维习惯。
4.分析改进
仓鼠的新家里有睡觉的地方、洗澡的地方和客厅,但尚缺运动设施,仓鼠的家里还要有跑步机、滑梯、泳池等。这些需求激发幼儿再次改进和完善房子。四个项目组纷纷表示想给仓鼠的新家做一个跑轮,项目进入了新的优化阶段(见图3-46)。
(四)展示评价
幼儿通过展板、演播、观摩等不同的方式(见图3-47)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在整个展示环节支持、帮助、引导幼儿充分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收获。
本项目采取“一加三”评价方式。“一”指以幼儿为本的自主性评价。每次活动结束前的15分钟是交流分享环节。幼儿进行情绪情感、认知创意、技能技巧、社会交往、学习品质等方面的自我评价。“三”指他论(同伴间评价,见图3-48)、师论(教师的评价)和家论(家长的评价)。在项目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家长会随时记录幼儿的表现,通过项目微信群及时分享交流。
每次活动结束前的分享中,教师也会把当天相关的视频、照片通过多媒体进行回放。这样幼儿就可以看到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进行互评互助,调整改进。此外,教师还会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和个案追踪评价。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师应基于幼儿的实际情况组织和引导幼儿讨论。
2.允许幼儿犯错,引导幼儿多思考、多探索。
3.制作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房子的探索活动,占用时间较长,需要预留充足的时间。
4.在展示评价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5.项目实施过程中,只要求幼儿用自己能看懂并能解释的方式进行记录,不要求用文字记录。
6.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项目的进程,带动家长参与材料的收集。
(二)安全提示
1.使用剪刀等尖锐工具时要小心,避免发生意外。
(2)使用热熔胶枪时,需要戴上手套,防止被烫伤。
2.与仓鼠接触时,教师与幼儿都要戴上手套,谨防被仓鼠咬伤。
·THE END·
选自《为未来·向未来·创未来:STEAM教育的温州实践·案例(学前篇)》
作者 | 温州市第七幼儿园白明丽林乐秋黄书弦
平台 | 邓炫怡